薛海江,自2012年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北京亦庄儿童医院、金贸大厦、郴州美高梅等项目建设。现任中铁建工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安质环保部部长。身为安全部门负责人,他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思维超前,坚持贯彻“2468”管理要点,落实“管”“监”责任分离,在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为项目平安工地建设发挥了极大作用,获国务院农民工工作小组颁发的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并受邀现场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今年1月,西藏发生6.8级地震灾情,薛海江主动请缨前往抗震救灾,筹集采购物资全力协助定日县抗震救灾工作,为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贡献力量。
投身雪域高原,筑梦藏区医疗新篇章。2019年,薛海江被任命为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安质环保部部长。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西藏发展的“三大民生工程”之一,薛海江深知其中建设好西藏自治区医院的重大意义。西藏地处高原,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复杂,这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面对挑战,薛海江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团队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地形地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以过硬的专业能力、深厚的知识储备,穿梭于各个施工区域,系统把握整个工地的不同程序潜在安全风险和不同阶段的动态安全风险,与项目管理人员提前沟通、提前按不同工序、工种提前落实安全三级教育,用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的殷殷嘱托。他常说:“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化身安全守护者,引领安全管理新风尚。薛海江深知安全生产的主要载体是人和施工现场,要做到安全管理,“防”字当头,必须从“人”和“施工现场”两个主要方面做好源头防范工作。做好“人”在安全生产中的行为防范工作,主要有安全责任、防范意识、安全生产知识等方面,而这些关键在于教育。
基于此,每年他都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员工学知识、学业务、提素质,预防并减少违章、冒险、蛮干等行为,达到上标准岗、想安全事、干规范活的目的。由于基层单位较多,人员情况参差不齐,薛海江针对不同情况制作了不同讲课课件,出不一样的考核试题,将安全教育变得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真正把队伍中存在的不足、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及国家新的管理精神贯彻到了每个人心中。
薛海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创新管理方法,筑牢安全防线。他经常告诫周围的同事“对于安全上看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我们不能有丝毫马虎和麻痹,否则就可能付出沉重且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正是基于这种管理理念,他在安全管理上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构建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项目的平安工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薛海江带领团队对施工现场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制定了详细的风险管控措施。他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薛海江建立了完善的隐患排查机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他创新性地引入了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实现了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理。在他的严格管理下,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成为高原工程建设的典范。
革新项目管理技术,针对西藏拉萨区域植被少、风沙大的特点,为做好项目文明施工,抑制项目扬尘,保持项目的良好建设形象,薛海江认真研究,对场区内堆放的回填土使用液态环保结壳型抑制剂,有效喷洒一次可持续抑制扬尘30-180天,抑尘效率高达98%,最高可抗11级大风,有效解决了传统滤网覆盖的损耗大、效果差等问题,成为西藏区域扬尘抑制首例。
以工代训传帮带,助藏族同胞技能提升。他积极响应“以工代训”“以岗代培”,发挥了良好的“师带徒”“传帮带”。对所有务工人员组织安全培训不落一人,过程严格监督,针对安全意识淡薄、悟性不高的人加强实训和手把手帮扶,并在项目开办了务工人员业余安全培训班,做到了业余培训讲的安全知识不“业余”,先后组织参与岗前培训近1500人次,业余安全知识培训1453人次,为工程参建的每个农民工兄弟心中播撒了安全规范意识的种子。
面对藏族农牧民兄弟大多缺乏建筑专业技能的现状,薛海江主动与藏族农牧民同胞沟通,牵头“双语夜校”工程,联系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给藏族工友培训教育。培训教室里,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传授安全知识;实操场地中,他亲自示范标准动作,纠正错误操作。在他的悉心指导下,20多个藏族农牧民兄弟从普通岗位逐步成长为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职业跨越,日工资平均提高115元,每人每月增收3450元,为当地民众拓宽了就业发展之路。为保障安全知识能切实运用到实际施工生产过程中,创建了“汉藏安全结对”机制,劝导内地汉族工友理解、包容和帮扶藏族同胞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作业工程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不仅加强了日常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更加促进了民族融合。
从雪域工地的安全卫士到民族团结的桥梁,薛海江用创新智慧与铁汉柔情,在“世界屋脊”书写着新时代建设者的使命担当,在他的助推下,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先后荣获钢结构金奖、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等荣誉,助力藏区人民实现“大病不出藏”的夙愿。